10月11日,江西省南昌市,人们身穿防晒衣、戴帽子外出。图片/IC “夏季异常漫长”是今年南方天气的一个显着特点。 10月11日,杭州、重庆最高气温仍在35度以上。根据天气预报,杭州今天将是炎热的一天。有网友调侃道:“杭州人穿短袖很多次,西湖荷花却不会误工。”截至目前,杭州今年已有近70个高温日,去年高温日总数达61个,打破了2022年10月3日杭州历史上最后一个高温纪录。为此,新京报零碳研究院对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局长徐晓峰进行了专访。协会。 《AND》今年南方和莱的“超长夏”“北方的雨季超出了我的预期。”徐晓峰说。今年的极端天气事件虽然引人注目,但不一定每年都会重复,而是形成了极端天气事件更加频繁的总趋势。今年夏天,气候变化的加剧“超出预期”。正常情况下,受副热带高压系统的影响,雨季会逐渐从南向北提前,但今年这种格局被打破了。即使在传统的秋季,气温仍然超过预期。 杭州、重庆等地35摄氏度。在副热带反气旋的异常控制下,南方炎热日数明显偏多,违反了正常的季节转换规律。徐晓峰解释说:“今年整体气候异常是由于副系统峰值高压快速北移,影响了全国的天气格局,导致持续温暖。 天气,有更多具体来说,今年7月初,副热带高压系统比常年提前10多天向华北移动,停留时间较长,造成“早到晚退”的局面。受此次异常活动影响,南方地区受下沉气流影响,出现高温高湿,出现一系列“桑拿日”,北方地区则出现了极端天气。 长时间的降雨。此外,气候变化加剧也是今年夏季的一个不寻常特征。 “如此大的波动超出了气象学家的传统预期。”今年每年都会这样吗?全球气温正在急剧上升。今年我国北方雨季来得较早、范围扩大。特大暴雨和持续高温并存,创下多项历史纪录。全国平均气温同期创历史新高,高温天数也有所增加,排在第二位。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今年北方雨季于7月5日开始,较常年提前13天,结束时间较常年晚16天。雨季持续时间比常年延长29天,成为1961年以来最长雨季,追平了1973年和2021年。雨季累计降雨量达到356.6毫米,比常年偏多161.1%,为1961年以来最高。不过,徐晓峰强调,虽然今年的极端天气异常现象引人注目,但这并不意味着同样的模式会完美再现。每年。年。年。气候系统不会很快发生根本性变化。华北地区的雨季比预期提前了10多天,情况仍属于异常状态。徐晓峰分析今年abno的原因天气正常。这种异常天气的背后是全球变暖的必然趋势。地球的温度正在飞速上升。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全球平均气温将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2024年将超过人类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气温。尽管2025年尚未结束,但气温仍处于高位波动,反映出气候变化加速的趋势。徐晓峰指出,气候变化加速的主要原因仍然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目前,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持续增加,没有明显下降趋势。在此背景下,异常天气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不断增加。高温热浪频率增加应该是大概率事件。冬季仍存在不确定性,难以“彻底”并准确预测“极端天气事件”。对于“超长夏”过后冬季是否会变暖的问题,许晓峰表示“不一定”,因为气候变化的上升存在不确定性。“异常天气频繁发生时,会引起气温高低、冷热等波动。”许晓峰强调,虽然我国北方地区的雨季提前了10多天。 天,这是一种罕见的异常现象,不能考虑制定长期规则。但他表示,极端天气事件的突然性和强度将成为新常态。大气不稳定正在加剧,这是由于副热带极大值的强度、运动轨迹和进退时间造成的。它表现在它变得越来越不稳定。力量交替和南北变化将更加频繁,增加 极端天气前夕的可能性nts。 “很多”是指过去的平均情况,“经常”是指当前的情况。农业是受极端天气事件影响最严重的部门之一。徐晓峰特别强调:“南方持续高温可能会造成降雨量少、干旱等问题,农业必须十分小心,现在正是秋收播种的时期,必须采取措施。”“积极采取措施。”他建议利用新技术,调集资源,加快收割和种植,同时加强监测和准确预报。目前北方降雨偏多,影响秋收播种。然而,秋雨往往是间歇性的。应及时向政策制定者和用户通报这一变化。他指出,“完全准确”地预测极端天气事件仍然很困难。除了持续改进预报技术外,及时预报重新调整必须改进愿景和渐进式服务。陶野,新京报零碳研究所研究员,编辑,王金宇,校对,付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