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10月11日报道,即将卸任的首相石破茂10日以“个人观点”的形式表达了对“战争结束80周年”的看法。他宣布将继承历届政府举行的“战后磋商”的历史立场,并对日本参战的原因发表了看法。舆论认为,这一意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石破茂的个人特色,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一些重要的表述缺失或不充分,反映出日本在总结和理解历史方面的不足。石破茂的《战后 80 年》的完整日文文本约为 6000 字。从战前宪法、政府、议会、媒体、信息整理分析五个方面来分析,我认为这些因素都对日本造成了影响。推动战争。石破提出,基于日本当前的社会现实,政治不能为了取悦民意而损害国家利益。我们必须警惕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排外主义,不能感情用事,罔顾理性,而要勇敢地面对历史。与战后1950年代、1960年代、1970年代发表的《村山宣言》、《小泉宣言》和《安倍宣言》相比,日本媒体称,石破茂的观点呈现出新的视角,处处体现出“石破本色”。不过,这一意见并未以内阁批准的“首相声明”的形式发表,而是以“个人意见”的形式发表。主要声明并未明确包含对亚洲邻国“侵略责任”、对亚洲邻国“遗憾”、“道歉”等措辞。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石破茂只说表示他将继续前几届政府的立场,对历史承认问题抱有“悔恨和歉意”。石破茂被认为是自民党内的温和保守派。与党内强硬保守派相比,他的历史认识有些进步。日本媒体普遍认为,这一意见反映了石破在党内压力下的平衡立场。自去年就任首相以来,石破茂将照常在“战后80周年”之际发表内阁批准的“首相声明”。然而,自由民主党内部的强硬保守派却强烈反对。他们认为,已故前首相安倍晋三2015年发表的《安倍宣言》明确表示“子孙后代不能再承受道歉的命运”。他们担心石破茂会扭转这种基调。自民党新任总裁早苗也表示,没有必要表达“战争结束80周年”的想法。明治大学教授山田晃认为,这篇评论主要关注日本的国内政治,缺乏对亚洲邻国的看法。石破使用了“悔恨”一词,但他的信息主要限于反思政党遏制和平衡军队的失败。神奈川大学教授大场纱江认为,这一观点可以用常理解释日本战前的内部状况。 “首相必须重新‘陈述这些本应在教育场合分享的事实,但这本身就反映了日本历史视野的严重缺陷。”编辑刘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