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10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0.2%。其中,城市上涨0.3%,农村下降0.2%。食品价格下降2.9%,非食品价格上涨0.9%。消费品价格下降0.2%,服务价格上涨0.8%。 1-10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平均下降0.1%。 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2%。其中,城市上涨0.2%,农村上涨0.1%。食品价格上涨0.3%,非食品价格上涨0.2%。消费品价格上涨0.2%,服务价格上涨0.2%。一、各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同比 10月份,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1.6%与上年同期相比,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约0.46点。食品领域,鸡蛋价格下降11.6%,CPI下降约0.08个百分点。牲畜及肉类价格下降7.4%,影响CPI约0.23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16.0%,影响CPI约0.23个百分点。生鲜蔬菜价格下降7.3%,CPI下降0.18点左右。鲜果价格下降2.0%,影响CPI约0.04个百分点。谷物价格下降0.7%,影响CPI约0.01个百分点。海鲜价格上涨2.0%,CPI上涨约0.04个百分点。其他七个主要类别的价格同比上涨六倍,并在一年内下降。其中,其他商品和服务、必需品和服务、服装价格分别上涨12.8%、1.9%和1.7%。医疗、教育、文化、输入价格娱乐和住房分别增长1.4%、0.9%和0.1%。交通和通讯费用下降1.5%。二、各类商品和服务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10月份,食品烟酒价格比上月上涨0.2%,影响CPI涨幅约0.07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菜价格上涨4.3%,影响CPI涨幅约0.09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1.2%,拉动CPI上涨约0.03个百分点。鸡蛋价格下降1.7%,拉动CPI下降约0.01个百分点。牲畜及肉类价格下降0.9%,影响CPI约0.03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2.5%,影响CPI约0.03个百分点。海鲜价格下降0.9%,CPI下降约0.02个百分点。其他七个主要类别的价格环比增长3次、环比稳定、下降3次。其中,其他商品和服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价格分别上涨3.8%、0.3%和0.3%。服装价格不变变化。基本商品和服务、交通和通讯以及住房价格分别下降0.2%、0.2%和0.1%。注1.指标说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衡量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随时间变化的相对值,综合反映居民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化情况。二、统计范围 居民消费价格统计范围包括全国城乡居民消费的食品、烟酒、衣着、住房、生活必需品及服务、交通通信等8类268个基本类商品和服务价格。、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商品和服务。3.调查方式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选择确定调查柜台,按照“定人、定点、定次”的原则,直接派人到调查柜台或通过网络独立进行价格采集。该数据包括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约500个市县、商场(店)、超市、农贸市场(生鲜)、服务店、互联网电商等。由超过100,000个价格调查点编制而成 4. 数据说明 由于“四舍五入”的原因,总数据与排名数据的最高或最低值可能相同。 2025年10月CPI将由降转升。CPI降幅收窄——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丽娟解读2025年10月CPI和PPI数据。此外,扩大内需等政策措施持续有效,居民消费价格(CPI)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0.2%。剔除石油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连续第六个月上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IPP)比上月上涨0.1%,与上月持平,受部分民族工业供需关系改善以及国际原材料价格变动影响,为今年以来首次上涨。与去年同月相比下降2.1%,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连续第三个月下降。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逐月上涨,同比由降转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月上涨0.2%,涨幅扩大f 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略高于季节性水平。服务价格由降转升。服务价格上涨0.2%,较上月下降0.3%,超出季节性0.2个百分点,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07个百分点。服务方面,国庆、中秋恰逢出行需求旺盛。酒店客房、航班和旅行价格分别上涨 8.6%、4.5% 和 2.5%,均高于季节性水平。医疗服务价格上涨0.5%。食品价格上涨超过季节性价格。食品价格上涨0.3%,但季节性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由于消费需求增加,节日期间新鲜蔬菜、鲜肉、鲜果、虾蟹、牛肉价格上涨0.5%至4.3%。工业消费品价格平稳上涨。能源价格下跌0.4%,工业不含能源的消费品价格上涨0.3%,CPI环比上涨约0.07点。受国际金价上涨影响,国内黄金首饰价格上涨10.2%。 CPI同比上涨0.2%,上月为下降0.3%。特别是食品和能源价格虽然仍处于较低水平,但已出现下降。狭窄的。食品价格下降2.9%,降幅比上月缩小1.5个百分点,受CPI比去年同月下降约0.54个百分点影响。食品中,猪肉、鸡蛋、新鲜蔬菜价格降幅在7.3%至16.0%之间,降幅均趋缓。牛羊肉、海鲜类价格涨幅在2.0%至5.6%之间,涨幅扩大。能源价格下降2.4%,其中汽油价格下降5.5%,受CPI同比下降约0.18点影响去年同期。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连续第六个月扩张,创2024年3月以来最高水平。服务价格自3月份以来逐步回升,本月上涨0.8%,涨幅较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从这个数字来看,机票和酒店房间的价格分别上涨了8.9%和2.8%。医疗服务价格和家庭服务价格分别上涨2.4%和2.3%。不包括能源在内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2.0%,连续第六个月上涨。其中,黄金首饰、铂金首饰价格分别上涨50.3%和46.1%。扩大内需等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家用电器、耐用娱乐用品和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2.4%至5.0%,燃油汽车价格降幅放缓至2.3%。二、PPI由稳转跌与上月相比继续增加,与去年同月相比降幅继续收窄。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较上月环比上涨0.1%,为今年以来首次上涨。本月PPI环比运行主要特点是:一是供需关系改善,部分行业价格上涨。煤炭开采及洗选业价格环比上涨1.6%,煤炭加工价格上涨0.8%,太阳能发电零部件及设备制造价格上涨0.6%,均连续两个月以上上涨。水泥制造业、计算机制成品制造业、锂离子电池制造业、集成电路制造业价格由降转升,分别上涨1.6%、0.5%、0.2%和0.2%。二、进口因素影响国内有色金属价格走势工业及与石油相关的行业。受国际有色金属价格上涨影响,国内有色金属开采及加工业价格环比上涨5.3%,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价格上涨2.4%,其中黄金冶炼、铜冶炼价格分别上涨8.7%和4.3%。受国际油价下跌影响,国内石油开采和天然气价格下降2.3%,成品油制造业价格下降0.8%。 PPI同比下降2.1%,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降幅连续第三个月放缓。首先,重点行业产能管理持续推进,相关行业同比下滑幅度在收窄。除了验证产能、强化安全超远景来看,冬储补库和用电需求增加,使煤炭开采及洗选业价格同比降幅环比缩小1.2个百分点。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落后国家产能逐步退出,太阳能发电设备及零部件产能增加。制造业、电池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价格降幅分别收窄1.4、1.3和0.7个百分点。二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快,相关产业消费潜力和价格有序释放,逐年提升。科技创新、产业新转型升级、智能绿色集成制造业发展顺利。有色金属钙轧钢业价格上涨6.8%,特种电子材料制造价格上涨2.3%,微波通信设备制造价格上涨1.8%,船舶及相关设备制造价格上涨0.9%,废物资源综合利用价格上涨0.7%,飞机制造价格上涨0.5%。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不断取得成效。工艺品、礼仪用品制造价格上涨18.4%,运动球类制造价格上涨3.3%,营养食品制造价格上涨2.1%,饮料制造价格上涨0.4%。李依林吉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