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融资中心发布新版贷款优惠利率(LPR)。其中,一年期品种占比3.0%(上月为3.0%)。 5年以上品种占3.5%,上个月为3.5%。本月是LPR连续第五个月保持不变。业内观察人士普遍认为,这符合市场预期。展望未来,不少行业观察人士预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仍有空间和潜力。如果政策利率继续下降,银行融资成本继续下降,未来两个月LPR可能会下降5至10个基点。 LPR连续第五个月保持稳定,符合市场预期。近五个月以来,LPR 基本保持不变,符合市场预期。从LPR市场结构来看,7天逆回购交易利率LPR定价标准维持在1.40%不变,LPR下降的可能性不大。例如,10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以固定利率和数量拍卖方式启动了91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经营利率维持1.40%不变。 “受反卷入市场预期影响,近期包括一年期银行间存款到期凭证(AAA级)收益率在内的主要中长期市场利率有所上升,商业银行短期货币市场融资成本小幅上升。”东方金城宏观经济首席研究员王庆指出,在商业银行净息差处于历史较低水平的情况下,当前市场银行没有足够的动力主动降低LPR市场点。因此,10月份两个期限品种LPR报价不变,符合市场普遍规律。市场预期。招商联盟首席研究员董希淼也表示,从银行角度来看,随着降费不断惠及实体经济,银行降低利差的压力持续加大。 2025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再次下降至1.42%,较去年四季度末下降10个基点。因此,银行没有动力降低LPR预估和sumar点。目前,无论是商业贷款还是个人贷款利率都处于较低水平。央行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9月份新增企业贷款平均利率在3.1%左右,较去年同期下降40个基点左右。新增个人抵押贷款平均利率约为3.1%,比去年同期下降约25个基点。董小苗认为,在这种情况下,领导RPL走向衰落并不是首要任务。此外,随着市场利率持续下降,降息的边际效应也在下降。降息并不是稳增长、刺激消费的重要因素。此外,王庆指出,三季度以来,受天气异常、稳增长政策节奏、外部波动、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消费、投资、工业生产等宏观数据出现下滑。但由于贸易转移效应持续推进以及基准数据较去年同期变化,出口增速加快。此外,年初财政政策有所加强。央行于五月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三季度以来,货币政策总体处于观察期。这是近期较为稳定的LPR价格。主要原因。可能有四季度央行货币政策仍有进一步调整空间。展望后市,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进一步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空间、有潜力。王庆表示,近期外部波动加大,美国高关税政策对全球贸易和我国出口的影响可能会在四季度进一步体现。此外,近期投资和消费增速放缓,更加凸显四季度加大稳增长、稳就业力度的必要性。 9月底以来,5000亿元新政策性金融产品加速推出。 10月,追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5000亿元,化解存量债务,扩大有效投资。稳增长政策不断强化。王庆认为,我在大力扩大内部需求、年底“采取有效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态势”的过程中,官方利率和LPR市场都有下调的空间。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9月恢复降息,未来可能继续降息。国家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外部约束进一步减弱。 “到年底,央行可能会进一步降息、降准,这将导致未来两个期限的LPR价格走低。”王庆预计,这将导致企业和居民贷款利率大幅下降,刺激内生资金需求,促进四季度消费和投资,成为有效弥补外需放缓的重要动力。在 th目前阶段,物价水平较低,货币政策包括降息在内的温和宽松空间较大。董小苗表示,未来,人民银行预计将通过逆回购、收购式逆回购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中短期市场流动性调控。通过多边基金运作、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持续释放中长期流动性,优化流动性期限结构,进一步满足发行国债、提供信贷等市场流动性需求,保持金融市场流动性充裕,更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战略服务、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 “四季度标志着稳增长政策的结束,央行可能会结合其他政策措施,比如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董小苗表示,如果政策利率进一步下降,银行融资成本继续下降,未来两个月LPR可能会下降5至10个基点。王庆也认为,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应进一步加强。四季度,监管层预计将寻求 大幅降低抵押贷款利率,单独下调5年以上期限LPR价格。这是现阶段缓解房贷利率过高问题、刺激市场购房需求、扭转房地产市场预期的重要一步。北京贝壳财经报记者姜黄编辑陈莉编辑刘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