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GPU(图形处理器)芯片领域的龙头企业木希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木希股份)的首次公开发行(IPO)进程正在推进。据上交所公告,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将于10月24日召开2025年第46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对牧志的股票上市申请进行审查。 10月20日,A股三大股指均开盘走高。木樨概念的成长迅速,引起了资本市场的关注。超讯通信、乌发集团、七匹狼暂停,中科蓝讯、中山公用涨超5%。招股书显示,木犀股份拟募资39.4亿元。从股东角度来看,公司背后有红杉资本、经纬创投等资本。其自主可控功能全栈GPU正在成为“全民换机”浪潮中的重要范例。目前,资本正在密集投入国内GPU产业链。加之各大互联网企业算力投入快速加大,国产替代加速,行业正在从“技术验证”转向“规模应用”,逐步摆脱国外垄断的格局。公司计划募集资金39.4亿元,最早可能在2026年实现盈亏平衡。财务数据显示,木溪股份报告期内尚未实现盈利,但公司营收从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有所增长。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分别为-7.8亿元、-8.7亿元、-14亿元、-2.3亿元 分别为元。根据木希股份未来预测,公司最早可在2026年实现盈亏平衡。木希股份计划不再发行更多股票。发行4010万股A普通股,募集资金39.04亿元。其中,245.9万元用于新型高性能通用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4.53亿元用于新一代人工智能推理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9.09亿元用于新一代人工智能推理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110万元用于前沿领域和新应用场景的高性能GPU技术研发项目。招股书显示,该公司的主要收入来自其XiCloud C500和XiSi N100系列GPU板卡及配套软件服务。其中,XiCloud C500作为NVIDIA A100/A800基准测试中的旗舰产品贡献了70%以上的收入。订单预订方面,截至9月5日,2025年,木希可用订单达14.3亿元,主要客户包括超讯通信、新华三、回天网络等公司。 IC设计行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是每个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招股书显示,木希目前的技术成果包括硬件设计上的八项核心技术和软件开发上的六项核心技术。相关技术深度应用于公司的GPU芯片产品中。截至报告期末,木樨控股共获得认证国家专利255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245项。此外,我们的一些产品和技术目前正处于研发阶段。 9月22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务院报业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总结了证监会五年来活动指出,金融改革持续深化,着力促进高质量发展新生产力,“科创十六条”、“创新八条”等举措。3家未盈利科创公司恢复科创委第五套标准 完成了他们的注册。这一系列制度优化,极大提高了国内资本市场对硬技术“超前研发、长周期”的抵抗力和资源配置效率。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从多方渠道获悉,国内GPU芯片领域龙头企业木希股份就是受益于上述政策指引的企业之一。此前,摩尔线程也利用了“绿色通道”,不过很快就过去了。国内GPU行业明星资本出动,重建市场。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查阅招股书发现,上市前,木趣股份已吸引了星光资本、红杉资本、经纬创投、葛卫东等投资者。此外,股东名单中还包括中山公企、中科蓝讯等产业资本。中山工务通过新能源产业基金首次投资木犀股份,持有木犀股份239.55万股,相当于发行前总股本的0.67%。 IPO前,中科蓝讯持有慕希集成电路(上海)有限公司85.43万股,占总股本的0.24%。资本密集布局正在重构国内GPU产业链。在芯片设计过程中,国内GPU企业是资本集中的核心。除了穆希集成电路抢上科创板融资39亿元、摩尔线程计划融资超过120亿元,天数智信、必人科技等公司近两年也完成了多轮融资,每轮融资金额通常超过10亿元。资本注入直接转化为研发的“燃料”。部分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过200%,智能计算、渲染等场景性能逐渐接近国际主流产品性能。产业链合作的资本活动同样频繁。另一方面,制造企业在投资设计公司时正在主动出击。例如,禾尔泰作为摩尔线程的主要代工厂,不仅进行生产运营,还通过直接持股的方式建立了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中芯国际、通通等公司gfu微电子等,他们也在投资专门的生产线,为国内GPU晶圆代工厂提供服务。与此同时,装备材料企业正在加速对接。北卡庄雕刻设备雅客科技所有核心材料均通过资本联盟、签约订单等方式进入国内GPU供应链。主要制造商正在加大投资,各国替代品的扩散正在加速。 GPU作为算力基础设施的核心硬件,随着算力投入的增加,对GPU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阿里巴巴此前宣布,未来三年(2025年起)将投资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人工智能硬件基础设施,总额超过过去10年的总和。字节跳动、腾讯等互联网巨头也在加大算力投入。 GPU产业需求依然强劲,进一步推动去资本折叠支撑国家GPU产业链。据全球知名信息咨询公司IDC数据显示,预计2024年国内加速计算服务器市场规模将达到221亿美元,其中GPU服务器占比69%,主导算力供给。到2029年,该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1000亿美元。与此同时,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从全球来看,该行业基本形成NVIDIA和AMD(AMD)的寡头垄断格局。国内市场方面,受益于内部替代政策的推动,我国本土品牌人工智能芯片的市场渗透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按不同的技术路径划分,全国智能芯片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本土品牌企业,除沐熙之外,还包括以海光一号为代表的通用计算机架构(GPU)芯片设计公司信息、天枢智能芯、必仁科技、摩尔线程等,以及华为海思、寒武纪、昆仑芯等。招股书称,木希的业务目前以硬件为主。架构、软件生态系统和场景。很明显,该应用程序已被覆盖。硬件方面,7nm熙云C500工艺支持多芯片高速互连,打造千卡级计算集群,助力北京致远研究院完成千亿参数MoE。模型预训练。在软件方面,自主研发的 MXMACA® 软件堆栈支持 CUDA(统一计算设备架构)生态系统。场景方面,我们将覆盖智慧机房、智慧城市、云游戏等领域。从市场布局来看,资本驱动的国产GPU正在从“技术验证”走向“规模应用”。各大互联网采购清单中国产GPU占比T公司也在不断增加。据高科技产业研究机构TrendForce预测,中国AI服务器市场国产AI芯片预计将增长40%。寒武纪、升腾等企业已获得价值超过20亿元的大订单。这种“需求驱动+资本驱动+产业链合作”的模式正在加速国产GPU产业链的成熟,逐步打破国外企业的市场垄断。版: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陈志娇,编委会:岳彩洲、穆向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