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陈伟成)11月17日,毕马威发布《美经济新篇章:2025年中国美妆市场行业报告》显示,2025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万亿元,同比增长4.5%,化妆品零售额3288亿元,同比增长。 3.9%,是消费市场的稳定因素。毕马威中国负责客户及业务发展的合伙人蒋立勤表示,当前“外表经济”已成为中国消费市场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在政治和资本的双重支持下,美容行业正进入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消费者不再盲目追随大品牌和营销,而是更加关注产品的成分、安全性和实际功效。报告显示,58.8%的消费者认为ider将产品成分作为购买决策的主要考虑因素,使“成分”成为主导消费群体。同时,300-500元中间价位产品市场份额大幅提升,超低价和高端市场均面临压力,反映出消费者在追求满意体验的同时更加注重产品的实际功效和性价比。民族品牌的成功不仅体现在销售数据上,更体现在技术创新的进步上。报告显示,预计2025年上半年新注册化妆品原料数量将达到80种,其中国产原料占82%。其中,抗衰老成分在化妆品新成分注册中占据主导地位,地域特色植物成分注册频率较高,表明区域植物源成分正逐步从概念走向技术落地,未来有望形成差异化竞争力。随着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海外扩张和全球化是美容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报告指出,中国美妆行业整体呈现出进口减少、出口增加的独特特征,数据增长由高价值品类和新兴市场驱动。 2025年1月至9月,出口中国化妆品及美容洗漱用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0.3%,贸易逆差持续收窄。东南亚、俄罗斯等新兴市场表现尤其出色,其中印尼市场增长超过36%。中国企业正通过跨国并购等多种方式积极整合全球优质资源。林启华 毕马威零售及消费业管理合伙人中国mer Goods行业人士指出,随着国产美妆品牌在品质、技术、创新等方面不断进步,市场竞争力显着提升,行业整体呈现扩张趋势。在“存量玩”与“增量创新”紧密相连的市场环境下,美妆企业需要通过推动研发和资本经营建立根本性的竞争壁垒。毕马威中国零售及消费品行业合伙人、2025年中国美业市场报告组委会主席徐四喜建议,大企业应加快技术平台建设和上下游并购整合。中西部品牌应聚焦细分卡车,通过功能差异化和情感共鸣创造新的增长点。对于投资机构来说,功能性护肤、生物基成分和品牌国际化是重要的投资方向。中长期资本配置的调整。编辑:杨娟娟、校对:陈迪彦